请输入关键字

仿生模拟消化技术加速打开“健康食物”的黑匣子

发布时间:2018-11-02 20:22

      10月26日,由中粮营养健康科学园主办“中粮营养健康科学园科创·双创模式发布及成果展示大会”在京举行。中粮营养健康科学园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为技术载体,赋能农业与食品营养健康行业,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


      会上,研究院营养与代谢中心副主任董志忠博士代表仿生模拟消化项目团队,以打造食品健康领域共性、前沿的技术平台“仿生模拟消化技术平台”为例,向到访的领导介绍了研究院在建设集成“仿生模拟消化技术”的成果和此技术在加速健康食品的配方设计、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http://c3.cofco.com/was-18978-1c96ac9bf9408b367881905be2c4c22d-self.jpg|1222|858


      该仿生消化系统技术平台为国际首创、国内独家,是研究院通过与苏州大学陈晓东教授团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周维彪教授团队合作,在营养健康的基础研发及应用研发领域的重要成果,为研究食品消化与健康以及健康食品研发提供了新型技术支持。研发团队集合了化工化学、生物医学、生理学、食品科学、数字控制技术、数字模拟等技术,集成了消化道的形态仿生、运动仿生和消化环境仿生。材料上选择了耐酸、耐胆盐、耐碱、耐高压的医用硅胶材料,并通过3D打印技术,使得胃肠形态和真实人体可以1:1模拟;运动上,采用气动模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食物在消化道的消化和传递过程;消化环境上,系统可以短时间上升到人体温度、并可以旋转、模拟不同年龄人群的消化特征。目前,这项技术申请了7项国家专利,已获授权2项,在不断改进系统的基础上开始服务于健康食品的开发和评价。


      NHRI仿生模拟消化技术研究组简介: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仿生模拟消化技术研究组,是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团队之一,也是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的骨干团队之一。团队有院士2名、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7名、技术人员和研究生10余名。团队一方面搭建模拟消化的硬件技术平台,提高体外仿生与真实人体的相似度;另一方面利用模拟消化这一利器,加速健康食品的研发,为揭示食物的健康功效、量效关系提供新型技术支撑。